网站地图  
  www.bjkjy.com  你好,游客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2012年考研政治《老狼预测》资料原文

[日期:2012-05-01] 来源:科教园法硕  作者:老狼 [字体: ]

2012年考研政治《老狼预测》原文及评析

我校考研政治考前预测资料,由老狼主编,俗称《老狼预测》, 2012年《老狼预测》,给出13个考点,准确预测政治5道分析题。2011年《老狼预测》给出23个考点押中分析题34分。两年来,《老狼预测》已成为考生在考前最好的背诵资料。

文件1:老狼主编《2012年头狼考研政治考前重点训练》简称《老狼预测》,共给出13个考点。

考点二、辛亥革命★★★ ——押中分析题第36题原题(史纲)
考点三、文化建设★★★ ——押中分析题第38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考点四、诚实守信,道德建设★★★ ——押中分析题第37题原题、34题第3问考点(思修法基)
考点七、认识论★★★ ——押中分析题第34题(马原)
考点十三、蛋糕的分配问题★ ——押中分析题第35题原题(毛中特)

    头狼考研资料部: 2012年1月9日

2012年《老狼预测》(原文):

头狼考研2012年政治考前重点训练

作者:老狼   头狼考研资料部

考点一 建党90周年 七一讲话 三件大事  ★★★

1.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华民族为完成两大历史任务所作的努力及对我们的启示。

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评析:考题36题问题(1):“如何理解‘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涉及本点“两大历史任务”。

2.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的三件大事以及这三件大事的伟大意义。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O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3.“中国资产阶级是不能尽此责任的,这个责任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了。”为什么这个责任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了的原因?

①由于中国革命的对象是三座大山,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且相互勾结,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阶级来领导革命;②由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使其不可能担当起领导革命的重任;中国农民阶级由于生产地位局限也不能担当领导革命的重任;③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同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革命性最强、高度集中和便于结成工农联盟等特殊优点,使得他们可以担当起领导革命的重任;④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中国共产党人以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5.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继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6.运用史实说明为什么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和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家出路进行的探索,都没有成功,其原因一是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二是没有先进社会力量的领导。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用以发动、组织群众的拜上帝教教义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因而不能胜利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任。由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发动的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试图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求强”、“求富”,更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戊戌维新的思想武器是进化论、天赋人权论等,途径是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下,天生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很快就败下阵来了。而辛亥革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方面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包括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领导核心。

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先进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于其可以使人们科学地揭示问题的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

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社会力量的领导,才能使革命有团结一切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才能制定正确的纲领。由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就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就能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7.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改变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由“简”到“巨”?

中国共产党刚成立时,只有50几名党员,现在,已经成为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太国执政的有8千多万党员的党。90年来,党从小到大,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生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8.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什么?从这些成就与发展进步中可以得出怎样的基本结论?

成就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9.说明延安整风运动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陈独秀右倾错误和三次“左”倾错误。出现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延安整风运动,就是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党的整风运动文献,联系党的历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端正思想路线,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其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当时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整风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

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10.阐述为什么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特别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中国共产党的成员,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多数。第二,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由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存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11.说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

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是:第一,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第二,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考点二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结合胡锦涛讲话)★★★  //考题36题原题▲▲▲

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评析:考题36题问题(1):“如何理解‘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涉及本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权威押中原题5分。

①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②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予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评析:考题36题问题(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原题押中▲▲▲。

3.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了什么?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中国人民付出艰辛努力、作出巨大牺牲,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和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实现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不仅需要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而且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4.谈谈辛亥革命以来百年历史给予我们的最为重要的启示。

最为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引领中国人民前进的正确道路和

核心力量。这条正确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考点三 文化建设 ★★★    //考题38题考点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同社会存在的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和反作用性。

//评析:本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与考题34题问题(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从哲学原理上是相通。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此原理可以用于:

(1)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样思想文化的原因和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

(2)说明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别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的必要性。

2.为什么坚持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发展?

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发展:发展经济,可以促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显著增强国家的硬实力;而发展文化建设,则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3.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不像经济建设对人和社会的影响那么“立竿见影”,是一个比较缓慢的影响过程。但是如果一种文化对人的影响一旦形成,那也是很难消除的。所以在文化建设和文化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将积极健康的文化带到老百姓身边,不遗余力地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使得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现阶段我们仍然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的原因: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新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措施有:①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⑤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⑥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5.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重要性。

文化是软实力,但其作用并不“软”,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极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贸易不断扩大,中国的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是我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还缺乏广度上和深度上的渗透,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西方国家文化发展差距很大。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不是强国。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评析:考题38题问题(2):“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原题▲▲▲。

6.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①要切实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好推动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开拓对外文化交流渠道,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传播范围。②要切实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评析:考题38题问题(2):“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考点。

7.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通过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国力要素来增强综合国力;通过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来增强综合国力。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8.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只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评析:考题34题问题(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涉及本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9.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10.说明文化因素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在规模和深度上都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这无疑有利于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文化的竞争已愈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突出方面。文化是软国力,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等,展开着复杂的较量。美国等西方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尤其是大肆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与不安。有一定实力的国家正以不同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文化之间的合作、融合与竞争、冲突,呈现着一种复杂的状态。总之,在一定时期文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

//评析:考题38题问题(1):“分析‘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的原因。”▲。本点从文化的角度讲述了国家形象的问题。回答本题可以结合考点五(和平发展道路)与考点六(中国入世)的知识。

11.不同文明为什么要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如何认识“文明冲突论”?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应该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使人类更加和睦幸福,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文明冲突论”认为各种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可调和的对立性,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体系中最优秀的;当今世界的某些冲突,包括某些恐怖主义事件,是因文明的冲突引起的。这种理论,不仅对各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及当今世界的某些冲突原因的认识错误,而且其实质是主张西方文明中心论,把西方文明的全球化看作是解决不同文明差异的根本出路。

12.什么是非传统安全?如何应对?

所谓非传统安全,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安全问题,包括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民族宗教冲突和高危传染病疾病等。由于非传统安全内涵和主体的多元化、爆发方式复杂、影响范围广泛以及治理难度增大,应对非传统安全,首先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其次,心态更需开放;最后,要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考点四 诚实守信 道德建设  ★★★     //考题37题考点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什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市场经济是讲究信誉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只有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良道德传统,才能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

//评析:考题37题问题(1):“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押中原题▲,诚信及道德的重要性。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什么“诚信”显得如此稀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诚信”显得如此稀缺的原因有: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社会过渡和转型时期价值标准冲突;有些商家和个人有法不依,有些执法机构执法不严;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等等。

3.如何加强诚信美德建设?

①在全社会大力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大力表扬诚实守信的人和事,树立社会主流价值观。②大力推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建立守信的制度和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③建立完善行业的信用体系。形成社会信用联防机制。真正实现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④大力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建立个人和商家的征信系统。⑤健全法规和加强监管。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要把解决部分公务员在监管中的道德缺失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

4.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活动和“小悦悦”事件的发生说明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什么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促进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所起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弱点:市场经济的重利性,容易诱发人们见利忘义、惟利是图的金钱拜物思想;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和自发性,容易诱发人们的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和短期行为这就容易诱发人们的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行为。道德模范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而小悦悦事件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消极作用。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

“中国社会道德滑坡关键在于缺乏信仰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今天,①我们要着力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②我们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6.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诚信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

我国当前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加强道德建设尤其是诚信建设具有紧迫性。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此外,还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而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

//评析:考题37题问题(2):“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押中原题▲▲▲,加强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7.说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及其原因。

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第一,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世事更替、时代变迁,中华民族讲究诚信的精神始终延续不断。第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首先,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其次,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最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第三,诚信既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就个人而言,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单位事业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

8.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要求。

应当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9.阐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及其历史依据和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核心的确立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10.说明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1.说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及其原因。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第一,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第二,也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2.说明加强道德修养为什么要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

道德模范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众中提倡的一种导向、一种追求。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无数模范人物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先进事迹鼓舞和鞭策了一代又一代人。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

 

考点五  和平发展道路  ★★★

1.说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第一,和平发展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第二,和平发展是中国基本国情的要求。第三,和平发展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发展、合作是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共同用好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成为各国人民的愿望。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正是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实现和平发展,是历史为中国提供的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2.说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世界意义。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主要有:强调发展的和平性,强调发展的自主性,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强调发展的合作性,强调发展的共同性,强调发展的开放性。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对了,和平发展的新路行得通,没有任何理由加以改变。中国发展起来后也不会在世界上争霸。其世界意义就在于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

//评析:考题38题问题(1):“分析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的原因。”考点材料。

3.阐述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一贯立场并说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应如何处理合作与斗争的关系。

中国主张,南海争议应当由当事国双方通过协商谈判和平加以解决;在争议解决前,有关国家可搁置争议,积极探讨在相关海域的共同开发;坚决反对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国家插手南海争议,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中国重视合作,也坚持原则,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对于侵犯我国主权、损害我国核心利益的行为,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同时,我们应当从维护国家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对于有的国家试图通过挑衅手段使中国脱离和平发展轨道的做法,我们要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维护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主动权。

4.如何认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及其作用?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反映了当今世界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客观现实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上升,既是新兴经济体谋求建立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迫切需要,也是“金砖国家”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当然选择。“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秉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特质,对于促进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建设性意义。尤其是2011年4月举行的三亚峰会,南非首次参加,使“金砖国家”的地缘分布更广,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具广泛代表性的合作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以三亚峰会为新起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和合作框架内,为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不断做出贡献。

5.“金砖国家”为什么应当能够在南北间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南北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一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二是要加强南南合作;三是要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金砖国家”中,中国和俄罗斯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巴西、印度和南非是有全球影响力的发展中大国。五国的组合,不仅为南南合作、全球的稳定、发展与繁荣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能为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的发言权,而且在南北间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6.结合“金砖国家”的出现,说明南南合作的意义。

南南合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第二,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促进政治、外交上的一致性。第三,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壮大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于提高它们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很重大的意义。

7.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到1989年前的“世界秩序”是什么?这一旧的秩序终结的原因是什么?1989年后“世界新秩序”指的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的秩序发展的原因又是什么?

1989年以前,世界处于两极格局的发展时期。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有: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世界基本政治力量的不断转换与相互作用,有力地震撼着两极格局;美苏两国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矛盾不断激化,力量相互遭到削弱;苏联及其控制的东欧集团的解体,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石。

1989年后的“世界新秩序”指的是世界多极化发展时期。推动世界进入多极化的原因有: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但是这一新的秩序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占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一秩序中不占主导地位。

8.“金砖国家”倡导的新秩序又是什么样的秩序?

“金砖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这些国家都属于新兴国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秉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原则,发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桥梁作用;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特质,倡导的新秩序是希望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提倡多边主义,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建设,反对在国际关系中的强权和暴力政治。

9.中国将如何发展金砖国家倡导的这种“新秩序”?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参与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将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共享繁荣。

提示:要求了解拉登之死、卡扎菲之死、湄公河惨案事例,预测材料分析题。

 

考点六  中国入世(10周年纪念)  ★★★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要性和作用。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评析:考题38题问题(1):“分析中国开始步入‘国家公关时代’的原因。”考点材料。

2.中国入世10年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有哪些?

1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显著提高。10年来,中国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有力推动。10年来,中国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我们积极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着力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10年来的实践,丰富了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的认识,坚定了我们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

3.中国入世10年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成就说明了什么?

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4.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国将如何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将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中国将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将进一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中国将进一步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

5.中国入世10年来的评价。

第一,加入世贸组织10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入世十年,中国得大于失。第二,中国是说话算数的国家,兑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作出的郑重承诺。第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为世界各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实践证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家庭,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惠及13亿中国人民,也惠及世界各国人民。

6.说明中国开放的格局以及为什么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

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之所以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

更高层次上推进对外开放,主要是因为: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为

各国提供了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有利条件。要开放、不要封闭,是大势所趋。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第三,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需要。

7.中美贸易保护主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

中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历史经验证明,自由、开放、公正的国际贸易,能够促进社会分工,提高劳动效率,扩大市场规模,增加就业机会,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相反,贸易保护主义只会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最终受损的是各国人民。美国推动以立法方式逼迫贸易伙伴货币升值,这不仅严重违反了国际规则,威胁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也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努力背道而驰。把人民币汇率同中国的贸易顺差挂钩,是错误的。造成美方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不是人民币汇率,而是两国的贸易和投资结构。人民币汇率是经济问题,绝不能政治化。当前人民币汇率正逐渐趋于均衡合理水平。中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也有利于国际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发展。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我们除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依据有关的国际规则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正当利益外,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是:第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继续发展和巩固传统比较优势,尽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育品牌、营销网络和研发设计等方面,生产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新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第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第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考点七 认识论 ★★★      //考题34题考点

1.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原理分析为什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作为真理,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由相对到绝对不断发展和转化的过程。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评析:考题34题问题(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涉及本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问题。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论述当代青年学习的重要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我国当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的形势,必须勤奋学习,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服务,实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评析:考题34题问题(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考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3.“读万卷”、“行万里路”的认识论含义、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有两部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行万里路”属于直接经验,即通过亲自实践所获碍的知识;“读万卷书”属于间接经验,即通过向书本和他人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两者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间接经验是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的,两者可以互相促进,间接经验可以指导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直接经验可以进一步检验、丰富和发展间接经验。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向书本和他人学习,又要重视亲自参加实践,使我们既有广博知识,又有能干实事的能力。

4.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关系及在实践中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又是能够统一的,即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够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可能,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局。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

5.如何理解“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

认识的发展过程,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即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它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这本身就是领导干部分析和解决问题本领的重要反映,也是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

//评析:考题34题问题(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涉及本点如何在实践中实现认识的飞跃问题。

6.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为什么对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要强调“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呢?)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条件下,客观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每日每时都在出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加强”调查研究。

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群众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考点八  职业道德 个人理想 人生态度 择业观  ★★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主要规范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者步人职业殿堂的通行证,体现着他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具体行业立足的基础。谁丧失了职业道德也就失去了社会的支持。

//评析:考题38题问题(1):“怎样理解诚信与道德的力量?”考点。

2.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人生价值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往往决定或制约着其具有什么样的择业观和创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在其人生实践过程中择业、创业这两个方面的具体体现,在选择职业时既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理想和职业理想,也要维护职业生活基本道德规范。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否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3.分析当前大学生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①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失。②大学生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4.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如何锤炼大学生的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锤炼大学生个人品德的途径有:①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发扬成绩,克服不足。②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学思并重、慎独自律、知行统一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方法。③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④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5.试分析个人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以姚明退役为例)

①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理想在人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它为人指明奋斗目标和方向。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利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个人理想必须服从社会理想。当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发生冲突的时候,个人理想应该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②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使自己的个人理想和我们的共同理想相统一,在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当今大学生实现理想信念的途径。

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信念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信念的根本途径。

7.说明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为什么是政府、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

首先,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人尽其才,对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其次,就业是民生之本,不仅关系到人的生存,而且关系到人的尊严。最后,能否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

8.说明什么是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正道”?

首先,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第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第二,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第三,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所准备的人。一个人有了真才实学,能够适应多种岗位,就更有利于自己的就业。其次,大学生不仅就业,还要创业。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择业是起点,创业是追求。创业是拓展职业生活的关键环节。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创业艰苦磨难多。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勇敢地接受创业的挑战,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这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品格和时代风貌。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9.阐述大学生应如何“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社会?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讲的是青年人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有为实现理想踏实奋斗的精神和行动。也就是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须躬行。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职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职业对于人来说并非只有工具的意义,它还具有目的性,即它是人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青年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青年人不应单纯地把职业看成是谋求生存的手段,更应把职业视为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它蕴涵着人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更多地考虑社会的需要。 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青年应该以青春之人生,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示:结合清华大学100年校庆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考点九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1.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2.“十二五规划”中促进科学发展,要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必要性。

①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适应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的迫切要求。②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③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所在。④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度的重大举措。⑤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更好地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

3.新时期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4.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第一,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明显扩大,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第二,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当前和今后时期,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说到底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是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自然规律的发展。

//评析:考题35题问题(1)“此次个税法修改过程如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涉及考点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5.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统筹区域发展;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评析:考题34题问题(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回答可以涉及本点素材。

6.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问题。就需求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就产业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就要素结构而言,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7.为什么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第一,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二是加快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四是加快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第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三,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四,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

8.为什么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我们要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发展的大势来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评析:考题34题问题(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回答可以涉及本点素材。

9.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并说明如何实现转变?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考点十  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  ★★

1.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第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第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第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为什么说“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绝不是偶然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索。第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抗日战争的经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4.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有哪些?

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当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5.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特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派别,由于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又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一次国共合作相比有什么特点?

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它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出国民党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同时,由于阶级成分的复杂和利益的差异,决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第二,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国民党领导全国政权和军队;共产党领导局部政权和军队。第三,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国共两党只能采取临时协商的特殊形式解决问题。

 

考点十一  对外关系  ★★

1.中美关系的概括。(“一个成功的中国能够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而不是不如现在繁荣”。如何理解对中美关系的概括?)

中国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但是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可以促进美国的发展。同时在涉及全球发展的诸多问题上,中美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肩负着共同的责任。所以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出发,排除干扰,应对挑战,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2.怎样发展中美关系?(以什么样的“新思路、新行动”来推动中美关系发展的“新气象”?)

第一,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第二,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双赢的经济关系;第三,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第四,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第五,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

3.希拉里的“新殖民主义”主要指的是什么?意图何在?★★★

希拉里的“新殖民主义”主要指的是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以及中非之间的合作关系。新殖民主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殖民主义。其主要特点在被迫承认原殖民地、附属国政治独立的情况下采用比较渐渐的手段和隐蔽的方式实行经济扩张。另一方面也不放弃种种非经济手段,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希拉里之所以抛出“新殖民主义”的论调,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的担心,害怕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关系影响他们在非洲国家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在中国对非援助一向坚持”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相待,维护共同利益”等原则,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援助非洲的平等思想。

4.中非之间的经贸合作有什么作用?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5.中国今后发展中非关系的时候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第一,要坚持互相尊重、共同协商的原则;第二,要始终尊重非洲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非洲人民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第三,要坚持平等相待,实现互利共赢。这就是发展与非洲经济贸易联系和对非援助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6.说明“中国威胁论”。

这是毫无根据的。中国基于时代潮流和为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的需要,倡导并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近年来国防费虽然有所增长,但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在下降,且国防费的增长主要用于改善部队保障条件,提高官兵待遇,应对物价上涨需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中国国防费总额、军人人均数额,仍低于世界一些主要大国的水平。中国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评析:考题38题问题(2):“国家形象宣传对提升中国软实力有何作用?”答题材料。

7.中非关系,新殖民主义。

美国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看法根本不同。美国把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说成是搞“新殖民主义”,而非洲国家领导人则认为中国是来帮助非洲的,是合作而不是殖民。中非友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进入新世纪,中非已经确立了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无私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中非贸易合作遵循的原则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企业在非洲的经营过程中,坚持实施“本土化”经营,雇用大量当地员工,提升了所在国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政府通过与非洲国家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向非洲派遣援外专家和青年志愿者等,努力帮助非洲国家提升自身“造血”功能。现在,中国又宣布,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所有这说明.所谓中国对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是对中国的恶意中伤。

8.说明应该如何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一,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第二,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第三,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第四,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第五,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9.中俄关系良好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只有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不断深化两国政治关系;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在合作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只有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为支撑,才能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能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10.发展中俄关系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中俄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和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对中俄两国,而且对本地区和整个世界都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给两国人民带来难以估量的现实和长远利益;促进了本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和平与稳定因素。

11.新时期如何发展中俄之间“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进一步增强政治互信,加强相互支持;深化务实合作,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全面推进人文合作,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进一步加强在国际和战略事务中的战略合作。

 

考点十二  网络管理  ★★

1.微博作为公众运用互联网的一种形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互联网作为一种人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用到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互联网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扩充人们的知识,方便人们的交流,从而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造成很多损害社会公德的行为,比如可能造成人们的心理障碍、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等等,甚至引发很多人的网络犯罪问题。微博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它在促进社会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快速传播信息,使社会运行更加公开透明,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和谐有序。但是,微博给我们提供大量新鲜资讯的同时也泥沙惧下,发布传播不实信息、造谣诽谤,甚至蓄意捏造歪曲事实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样一些不实信息的发布导致社会公众偏听偏信,导致社会舆论的不真实性,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

2.有些人在微博上散布谣言,发布不实信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有些人在微博上散步谣言的原因:①网络生活的虚拟化,为人们传播不道德的信息提供了便利。②这些人受到社会发展不良因素的影响,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使得这些人出现道德失范。

3.如何“趋利避害”的加强微博这一新的网络信息交流工具的建设?

①政府要加强对“微博”的监管,重视法制建设,加快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隐私保护、网络侵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微博“实名制”等形式来加强对微博的管理。②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加强微博使用者的真实诚信的原则,加强自律,使得其对自己发布和传播的言论负责。

4.说明应如何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

自由平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公民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自由并不等于为所欲为。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为了保障他人同等的自由,法律一般都要给当事人的自由确定合理的界限,对当事人的自由施加合理的约束。这些合理的界限和约束是保障所有人自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任意地限制或取消人们的自由。一切进步的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废除或压制人们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们的自由。

5.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与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关系。

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但是,公民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为了营造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构建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维护互联网安全——这是互联网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

6.从维护公共秩序基本手段的角度说明制定《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道德靠自律、靠自觉,法律靠他律、靠强制。互联网在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工具。《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从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以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等方面,规定了网络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促进网络发展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二是信息自由与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三是与现代网络发展相适应、与传统法律规范相协调的原则。

7.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应如何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要提高鉴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个体的道德自律是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大学生应当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考点十三  “蛋糕”分配问题 ★    //考题第35题

1.为什么在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要分好“蛋糕”?

①在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②“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如果对“蛋糕”分配问题不高度重视:势必妨碍经济健康运行,抑制社会创造活力,而且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有悖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因此,解决分配不公问题是一项十分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下决心、下功夫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促进分配公平。

2.造成分配不公现象的原因。(“莲发藕生,必定有根”。当前“蛋糕”没有分好的“根”在哪里?)

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公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社会历史原因。分配不公看似是近些年的事情,但实际上,有些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问题。如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都是造成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其次,体制改革不到位。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律和制度还不健全。最后,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二次分配中,再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三次分配规模小。

3.当前如何解决分配不公?

首先,提高普通劳动者劳动报酬。包括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全面推行集体协商制度;大力促进农民增收等。其次,规范分配秩序。包括大力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人;大力规范灰色收入;严格调控垄断收入;规范限制高管薪酬等。再次,加大调节力度。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个税调节力度;加大税收征收力度等。最后,大力帮助困难群体。包括加大扶持困难群众;加快城乡低保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等。

//评析:考题35题问题(1)、(2)涉及本考点。

4.应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意味着,党对“先富”与“共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即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可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党提出这个大政策,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共同富裕。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出发,在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上,在不同的时期也应该有不同的重点。当前的主要是要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5.为什么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

第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为全体人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同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根本目的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是致力于尽快把蛋糕做大;让广大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的分配制度和政策既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要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评析:考题35题问题(2)“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考点。

6.为什么要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解决?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二,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主要是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取缔非法收入。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

//评析:考题35题问题(2)“结合此次个税法的修改,分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趋向和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考点。

科教园.头狼考研

2011年12月28日

 

文件2:《2012年头狼考研政治考前练习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szg71 | 阅读:
本文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2020考研咨询

咨询电话

010-8233-0118

官方微信
×

尊敬的访客:

您好!本网站已停止维护,欢迎您点击前往科教园法硕新官网:www.bjkjy.com,了解最新院校信息和课程产品,欢迎您对科教园法硕的关注与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特此通知!

科教园
2019年12月01日

网站停维通知